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那些考上很大学的孩子 ,都有这5个特征!不看绝对后悔

   日期:2024-12-17     来源:www.zvvzu.com    浏览:771    
文章简介:上周末,睿妈携带睿睿去朋友家做客,其实也是有私心的——想向朋友家的学霸儿子康康取取经。说起康康,那可真是大家母亲圈里的“宠儿”,不只学习成绩优秀,常常拿各种奖,人也很有礼貌,每次见到大家这群“怪阿姨”都特别热情的打招呼。

上周末,睿妈携带睿睿去朋友家做客,其实也是有私心的——想向朋友家的学霸儿子康康取取经。

说起康康,那可真是大家母亲圈里的“宠儿”,不只学习成绩优秀,常常拿各种奖,人也很有礼貌,每次见到大家这群“怪阿姨”都特别热情的打招呼。反观大家的孩子,见了人就跟见了“鬼”似的,赶忙往大人身后躲。(当然,大家家孩子也是有不少优点的,单从这一点来讲,他确实无人家孩子做得好。)

刚到朋友家时,康康在看书,康爸在看报,我朋友在绣十字绣,多么岁月静好的画面啊。看到大家来了,康康立马放手手里的书,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。

聊了一会儿后,我就忍不住进入正题了,“康康啊,能否跟你睿睿弟弟推荐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啊?”然而,康康下面的一番言论,岂止是给睿睿上了一课啊,让大家这类做父母的,也忍不住要深思一番了呢。

1关于分数

分数仿佛一直是爸爸妈妈比较关心的问题,但我父母从小就告诉我,考多少分无所谓,只须你尽力了就好。我了解父母口中的尽力指的是什么:一是说我的天分有多少,就发挥多少;二是说我努力了多少,就收成多少。

在我家,父母从来没由于分数而对我红过脸。大概是父母比较知道我吧,每次考试,我应该能考多少分,我父母心里都是有数的,假如我考得离父母心里的规范分数差不多,父母会说我考出了我的真实水平,很好很好;而假如我考得差不少,父母也不会批评我,而是为我感到惋惜,由于我付出的努力并没得到相应的回报。

就是由于如此,所以我考试一般都没重压,就像平常写作业一样轻松面对。

父母还过去告诉我:生活处处是考场,学校只不过一个阶段,从容面对就好。

关于念书

其实,培养念书这个习惯,完全是看我父母常常看书,我才跟着这么做的。而且我看的,通常都是经典的世界名著,譬如《小王子》《老人与海》等。最初的时候,或许会有的看不明白,但坚持读了几本将来,就找到感觉了。

写起作文时,明显感觉到更有文采了,阅读理解的分数也提升了不少。果然应了那句话,念书就像吃饭,大家吃进来的五谷杂粮化成了大家身体的血与肉,而大家读过的书,则成为了大家的风韵、想法和灵魂。

3
关于独立

从小母亲就告诉我,她和父亲不可能保护我一辈子,总有一天我会长大,所以,我要试着独立。

记得有一次,我在游乐园疯玩了半天,口渴想要喝冰镇汽水。母亲给我钱,让我一个人去买。可那个时候我还小,非常害臊,根本不敢自己去。于是我央求母亲去买,可母亲却告诉我,“你要么自己去买来喝,要么就渴着,回家再喝,你一个人选吧。”

最后,我选择了渴着也不去买,母亲没怎么说,也没任何恼怒,她尊重了我的选择。等回到家喝到水的那一刻,我心里就在想,假如下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,我肯定鼓起勇气自己去买水喝。我非常感谢母亲,没强迫我去干什么,也没一边批评我,一边去帮我买回来。

日常还有不少时刻,父母都试着让我一个人做出选择,并且大部分时候,他们都非常尊重我的选择,不作任何负面评价。也正是由于如此,我才有了自己独立考虑的空间,等大一点将来,我便培养了遇到事情独立考虑,不依靠其他人的习惯。

4
关于放下

只有爸爸妈妈肯放下,孩子才能真的独立。

日常,或许是由于爸爸妈妈过分娇纵孩子,或许是由于爸爸妈妈嫌孩子做事不够好,于是,爸爸妈妈宁可自己替孩子做,也不愿放下让孩子自己去做。有时放下让孩子去做了,不认可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,反倒惹得孩子下次再也不敢自己做事了。

孩子自己做,即便做的不好,那他也会从中多多少少学到些什么;但若是你帮孩子做了,无论做的多好,这份成功都不是孩子,而是你的。

所以,爸爸妈妈可以用鼓励的方法,适合地指点孩子一下即可,把机会让给孩子,让孩子自己去探索,就算会失败(失败不是生活的正常状态吗?没失败,哪来的进步?)。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当中,才能不断进步,不断成长。

关于考试粗心

常常听到同学说:“哎呀,这类题我都会,就是当时太粗心了。”过去我也一度这么以为,并且也这么实践过一次,结果被母亲批评了。母亲告诉我:“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,来掩饰自己能力不足这个事实。”

其实仔细想想,“粗心”这个词,不仅仅是简单的大意,更有一种“我本可以……”的无奈不是吗?

所以,当我考试丢分时,我第一会深思自己,是哪儿学的不够扎实?什么部分的能力还需要提升?争取做到学过的常识就学会,这也是我成绩一直稳步提升是什么原因吧。

对于教育孩子,期望父母能记住一句话:教育的最后目的是培养幸福开心的普通人。可以幸福健康的度过一生,即使是成功的一生,切莫给孩子过多重压。
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