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级(下)语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同步训练
1、依据拼音写词汇。
xuǎn zé dū chéng huáng gōng tān fàn guān lì
( ) ( ) ( ) ( ) ( )
zuō fáng xíng tài máo lǘ miàn mào lán gān
( ) ( ) ( ) ( ) ( )
2、比一比,组词汇。
择( ) 摊( ) 贩( ) 吏( ) 笼( )
释( ) 滩( ) 板( ) 史( ) 茏( )
3、选择适合的词汇填空。
保留 保存
1、老子把我们的常识毫无( )地传授给了孔子。
2、《清明上河图》到目前还完整地( )在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赞赏 赏析
3、大叔十分( )青年的勇气。
4、帷幕拉开了,观众( )着看台上的精彩节目。
4、缩句。
1、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是国内古时候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。
__________
2、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。
__________
3、在国内古时候灿烂的艺术宝库中,《清明上河图》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__________
5、依据对课文的理解选择填空。
1、说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国内古时候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是由于( )。
A、它表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。
B、它描绘了宏大、冗杂的场面和海量人物、牲畜、车轿、房子,是难得的长卷作品。
C、它构图方法巧妙,状物画人笔笔精到,表现出画家概括生活、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绘画技艺。
2、《清明上河图》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,是由于它描绘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( )。
A、北宋的风俗人情、人际关系 B、当时的桥梁建筑状况
C、汴京的皇宫生活画面 D、当时的道路交通状
6、课内阅读。
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。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门店、作坊、餐厅、茶楼„„ 走在街上的,是人来人往、形态各异的人:有些骑着马,有些挑着担,有些赶着毛驴,有些推着独轮车,有些悠闲地在街上溜达。画面上的这类人,有些不到一寸,有些甚至只有黄豆那样大。别看画上的人小,每一个人在做什么,都能看得清了解楚。
1、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写的。
2、本段描写的人物有、、、、。
3、请你用“____”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。
7、课外阅读。
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
那年,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,指导学生们画画。有一次,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《梅鸡图》。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,梅花下的公鸡画得很生动别致,尤其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看上去十分鬼灵精怪。
齐白石瞧着这幅画,赏析了很久,然后,笑着对谢时尼说:“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,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?”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,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。可是,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,了解老师没跟他开玩笑,就把《梅鸡图》交给了齐白石。
一周后,齐白石又来上课了。他讲完课后,便拿源于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:“你看我临摹得怎么样?”
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。过了多年将来,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,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。
1、文中“临摹”一词中的“临”的意思是? ( )
A、面对,面临 B、挨近,靠近 C、到来,到来 D、照着,依据
2、齐白石长期赏析《梅鸡图》是什么原因:( )
A、梅花艳丽俊秀 B、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、想临摹《梅鸡图》 D、《梅鸡图》太有味道。
3、“这画太有味道了。”中的“味道”的意思是? ( )
A、酸甜苦辣等味 B、香、臭等味 C、画的意境 D、意思
4、为何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?( )
A、齐白石是大画家,如何可能临摹学生的画。 B、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。
C、齐白石常常跟学生开玩笑。 D、谢时尼感觉我们的画不够好。
参考答案
3、选择适合的词汇填空。
1、保留 2、保存
分析:保存:着重于“存”,跟“亡”(无)相对,使继续存在,不使失去。保留:着重于“留”,跟“去”相对,不去掉,不使离开原体。
3、赞赏 4、赏析
分析:赏析是享受美好的事物,领略其中的趣味。侧重点是“享受”。赞赏是同意,赏析,钦佩。 得到大家的赞赏和高度评价。侧重点是“同意”。
4、缩句。
1、司马迁是史学家和文学家。
2、《清明上河图》是文化遗产。
3、《清明上河图》是明珠。
分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缩句的运用能力。
5、依据对课文的理解选择填空。
1、C 2、A
分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状况。
6、课内阅读。
1、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。
2、骑马的 挑担的 赶毛驴的 推独轮车的 溜达的
3、画面上的这类人,有些不到一寸,有些甚至只有黄豆那样大。别看画上的人小,每一个人在做什么,都能看得清了解楚。
分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状况。
7、课外阅读。
1、D分析:文中“临摹”一词中的“临”是照着,依据的意思。
2、B
3、C
4、A
分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理解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