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评价是高考考试改革逐步推进后的新招生模式,常见呈现为基于考生高考考试成绩合高校综合考察测试成绩,根据肯定比率折合成人高考生的综合总分,高校按考生的综合总分择优录取。
招生院校
时间线
01-5月中旬
各校公布招生简章
02-5月中旬-5月30日综合评价网上申报
03-6月6日-6月8日参加高考考试
04-6月26日-6月27日填报综评批次志愿
05-6月29日公布综评校测线/入围名单
06-7月2日-7月4日综合评价应聘
07-7月6日公布综评录起名字单
招生专业介绍
复旦、交大、同济、华东理工、上海财大几乎所有专业都在综评批次招生,其中复旦、交大两所上海顶级高校个别专业仅在综评批次招生;其余高校的综评招生专业介绍多为其热点专业。
具体专业和招生计划请参考当年的招生简章。(招生简章发布后,大家也会整理更新)
招生对象及报名要求
符合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,具备学科专长、革新潜质,综合素质高、全方位进步的学生,均可报名。
高考考试成绩需达到特殊种类招生控制分数线。(近年来,综合评价批次控制分数线500分左右,但实质“综评”院校的实质入围线至少要在540分以上。)
综合评价批次志愿地方
综合评价的招生批次在强基计划之后,零志愿之前。
注:特殊种类招生(高水平运动队)针对零志愿批次设置1个志愿,针对本科普通批次设置3个平行志愿。
考生假如在强基计划被录取了,即使参加了综评的校测,也只能去强基专业。一般意义上,上海的同掌握把“北清复交”四所学校作为同一档次的选择。而北大、清华只在强基计划中招生。因此,目的复旦交大的同学,要做好选择。
应该注意的是,考生假如在综合评价批次被录取了,后续的零志愿、提前批就不可以参加录取了。
录取方法
“综评志愿”中,每个人可填报4个专业组;依据平行志愿规则,最后只能收到一个专业组的应聘公告。
高考考试出分后,考生填报综评志愿;各校依据高考考试成绩,按计划数1:1.5投档入围。换而言之,一所高校的某个专业组计划招数字为200,会有300人参与应聘,由50%的考生会被淘汰。依据应聘与文化考试成绩的折合分,录取三分之二的考生。(折合公式“高考考试成绩85%+校测成绩15%”。)由于总分中15%的应聘分数,综评不只看高考考试分,综评的校测也同样要紧。高考考试决定入围,应聘决定录取。
校测内容
综评的校测由应聘构成,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。
各校的应聘形式略有不同,但基本以应聘官与考生1V1、应聘官与考生多V1、考生多人小组讨论三种形式为主。
应聘环节会依据考生,在线报名时提交的个人陈述有关问题、对院校及目的专业的认识、科创课题、社会活动、时政热门、开放题等多方面问题。
考试报名复旦、交大的同学,这两所高校将80%的上海招生计划都投放在了综合评价批次,不少专业仅在综评批次招生。对原本就有志于复旦、交大两校的学生来讲,综合评价入学是进入理想院校、目的专业最好的方法。
其他高校中,同济大学也将一半的招生计划放在了综评批次,华师大综评批次的占比也有30%左右。因为复旦、交大两校将绝大部分的招生计划都放在了综合评价批次,综评批的入围分和实质录取分一般都会比普通批低不少。
“综合评价”录取本身是素质教育理念下,一种相对一流的招录方法,打破了过去的“唯分数论”,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同时纳入考量范围。真的印证了通过综合方法知道学生状况,进行评价录取的。